3 哺乳仔猪的管理
仔猪出生后马上称重、剪牙,12~24小时内做完断尾、打耳号,并严格消,3日龄公猪去势,用5%碘酊消毒。
3.1 补铁
仔猪出生后48小时内每头肌注三晶牌牲血素1~1.5ml,防止贫血,不同窝间要更换针头。
3.2 补硒
每头仔猪14日龄、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1.5ml。
3.3 调圈
3.3.1 将体弱吃不到奶的仔猪转移给其他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使其获得一个功能良好的乳头;
3.3.2 一般情况下,强壮的仔猪占有前1~3对奶头,而调圈时应尽可能将弱子固定在前1~3对奶头上。办法是将强子调走,调进弱子。母猪泌乳时,将强子暂时隔开,让弱子吃前1~3对奶头,直到固定乳头;
3.3.3 另一种办法是挑选一头哺乳性能好的母猪,调走所有仔猪,然后从各圈将弱子调入;
3.3.4 种用仔猪不打耳号的不准调圈;
3.3.5 必须是出生48小时内的仔猪;
3.3.6 将先出生的仔猪调往后出生的仔猪圈内;
3.3.7 尽可能让母猪给自己产的乳猪哺乳;
3.3.8 生病的仔猪不得调圈。
3.4 仔猪补料
3.4.1 仔猪5日龄人工抹料法开始教槽,7日龄开始补料,目的是补充母乳的不足,提前促进仔猪胃肠发育,防止下痢;
3.4.2 每次补料时,应将料槽洗干净,必须做到料槽内所补的料一天一换;
3.4.3 少喂多次,开始时每次补料量为一小把(约50g)/窝,等仔猪吃完后再逐渐增加;
3.4.4 断奶前一周,增加补料次数,确保全部认料;
3.4.5 从教槽到仔猪料要经4~7天的过度;
3.4.6 仔猪断奶后舍温应保持28℃,到10周龄降至23℃。
4 消毒与观察
4.1 舍内每二天一次带猪消毒,好利安、优绿环进、复合醛、益欧迪、安灭杀、消毒威、百菌消—30更换使用,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2 细心观察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新生仔猪和产后母猪抵抗力都比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因此产房人员必须每天细心观察每头猪,发现疾病及时报告兽医诊治,将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母猪的观察:吃料、站立情况,护仔哺乳情况,呼吸正常否,安静还是易受惊,体况如何;有无眼睛直观疾病:如发烧、便秘、拉稀、体苍白、乳房硬、阴道流出分泌物等。
对仔猪的观察:背毛是否光滑,体况如何,扎堆还是喜不喜欢活动;有无眼睛直观病变:如跛行、拉稀、喘、外伤等。
对于母猪和仔猪的任何一种不正常行为都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有疾病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