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育体系
育种场的功能
纯种选育提高、培育新品系;为繁殖场提供优良纯种公和母猪;为商品场提供优良终端公猪;为人工授精站提供优良种公猪。总结成一句话:使其“生得多、死的少、长得快、繁殖好”。
主要的杂交方法
目前主要的杂交方法包括: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四元杂交、终端杂交、终端轮回杂交,不同杂交方法的优缺点不同:
二元杂交优点:能获得最高的后代杂种优势、方法简单;缺点:得不到父本、母本杂种优势。
三元杂交优点:能获得最大母本和子代杂种优势;缺点:必须保证用来生产杂交母本的纯种猪、不能得到父本优势。
四元杂交优点:获得最高父本、母本和子代杂种优势;缺点:必须保持用来生产杂交公猪及母猪的纯种猪。
杂交方法与疫病控制
目前杂交方法:终端杂交+承前启后
改变现有终端杂交模式为长大轮回杂交模式或者终端轮回模式进行杂交生产。如果市场特别强调瘦肉率,则可以采用终端轮回杂交。
理由:
1、避免后备母猪的持续引进,降低疫病风险。
2、每个世代引入最优秀的公猪精液,使遗传潜力稳步提高
3、减少原种猪场的数量、促进尤甚劣汰
4、减少繁育体系的层次,提高遗传扩散速度
后备猪选种选配
父系猪与母系猪
父系猪:参与生产父母代公猪的品种或品系,如杜洛克和皮特兰。
母系猪:参与生产父母代母猪的品种或品系,如长白猪和大白猪。
父系猪的育种目标:配种能力强,四肢健壮,精液品质良好;生长速度和瘦肉率高,大量瘦肉分布在经济价值高的部位;可允许为氟烷敏感基因的杂合子(Nn)。
母系猪的育种目标:繁殖力高,母性强;食欲良好,适度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不携带氟烷敏感基因即要求基因型为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