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猪一日一餐的饲喂量无固定标准,需根据母猪体重、胎次、怀孕阶段(尤其是否为后期控料)及饲料营养密度精准计算,且仅建议在怀孕后期(临产前2-3周)为控制难产风险时短期采用,核心计算逻辑与参考如下:
1.核心计算原则
一日一餐的总饲喂量=母猪当日所需总营养(能量、蛋白质等)÷所用饲料的营养密度,需确保单次喂量能满足全天需求,避免营养不足。
2.不同场景下的参考饲喂量
-基础参考(以“怀孕后期控料”为例):
-若母猪体重在150-200kg,使用营养密度中等的怀孕后期专用料(每千克含消化能约13-14MJ、粗蛋白16%-18%),一日一餐的饲喂量通常控制在2.8-3.5kg/头。
-若母猪体重超过200kg,可适当增加至3.2-4.0kg/头;若体重低于150kg(如初产母猪),则减少至2.5-3.0kg/头。
-关键调整因素:
-饲料营养密度:若使用高营养浓缩料(需按比例搭配玉米、豆粕),需按配方说明减少饲喂量(例如浓缩料占比20%时,总喂量可降至2.5-3.0kg);若添加青绿饲料(如黑麦草、南瓜),可在总喂量中扣除10%-20%(如原喂3kg,加0.5kg青绿料后,精料减至2.5-2.7kg)。
-胎儿数量:若通过B超检测胎儿数量多(8头以上),可在基础喂量上增加0.2-0.3kg,避免母体营养不足导致弱胎。
3.重要注意事项
-严禁盲目套用:一日一餐风险高,需先咨询兽医或饲料技术人员,根据母猪实际情况(如体况评分:过肥减料、过瘦增料)调整,避免因喂量不当导致难产或胎儿发育不良。
-观察母猪状态:饲喂后需观察母猪是否有腹胀、便秘、采食后应激(如躺卧不安),若出现异常需立即恢复“一日两餐”并调整喂量。
-非推荐常规方式:再次强调,一日一餐仅为怀孕后期短期控料的特殊选择,常规怀孕阶段(前期、中期)仍需“一日两餐”(每餐1.5-2.0kg),以保障营养平稳供给。
1.核心计算原则
一日一餐的总饲喂量=母猪当日所需总营养(能量、蛋白质等)÷所用饲料的营养密度,需确保单次喂量能满足全天需求,避免营养不足。
2.不同场景下的参考饲喂量
-基础参考(以“怀孕后期控料”为例):
-若母猪体重在150-200kg,使用营养密度中等的怀孕后期专用料(每千克含消化能约13-14MJ、粗蛋白16%-18%),一日一餐的饲喂量通常控制在2.8-3.5kg/头。
-若母猪体重超过200kg,可适当增加至3.2-4.0kg/头;若体重低于150kg(如初产母猪),则减少至2.5-3.0kg/头。
-关键调整因素:
-饲料营养密度:若使用高营养浓缩料(需按比例搭配玉米、豆粕),需按配方说明减少饲喂量(例如浓缩料占比20%时,总喂量可降至2.5-3.0kg);若添加青绿饲料(如黑麦草、南瓜),可在总喂量中扣除10%-20%(如原喂3kg,加0.5kg青绿料后,精料减至2.5-2.7kg)。
-胎儿数量:若通过B超检测胎儿数量多(8头以上),可在基础喂量上增加0.2-0.3kg,避免母体营养不足导致弱胎。
3.重要注意事项
-严禁盲目套用:一日一餐风险高,需先咨询兽医或饲料技术人员,根据母猪实际情况(如体况评分:过肥减料、过瘦增料)调整,避免因喂量不当导致难产或胎儿发育不良。
-观察母猪状态:饲喂后需观察母猪是否有腹胀、便秘、采食后应激(如躺卧不安),若出现异常需立即恢复“一日两餐”并调整喂量。
-非推荐常规方式:再次强调,一日一餐仅为怀孕后期短期控料的特殊选择,常规怀孕阶段(前期、中期)仍需“一日两餐”(每餐1.5-2.0kg),以保障营养平稳供给。